台灣遠洋漁船船員的生活-以廖鴻基的《漂島》為例

 

蔣 忠 益*  黃 志 盛**  卓 福 安***

 

 

        摘      要

 

台灣是典型的海島型國家,在政府的輔導、業者努力,以及船員吃苦耐勞之下,我國遠洋漁業蓬勃發展,漁獲量名列世界各國前茅。這是台灣的遠洋漁船船員們,以無數的血和淚,犧牲許多青春和生命,所換取的成果。《漂島》一書,是一本報導性的文學,同時也擁有小說的精彩的內容,散文華美的文筆。除了有航行中景物的描述,豐富的航海知識見聞的紀實,呈述我國遠洋漁業所面臨的問題,也深入描述船員的生活為背景與習俗。本文分幾個部分來論述我國遠洋漁船運作、船員生活與漁業問題,內容包括船員出航的動機、船員基本安全訓練、船舶上船員的工作與生活、漁民面臨的問題及台灣精神等面象。透過本文的說明,對於台灣遠洋漁船的體制運作、船員的海上工作生活的情況、台灣漁業問題及漁民奮發精神,有一番的認知。

 

關鍵字:遠洋漁船、船員、廖鴻基、漂島

 

 

 

 

 

 

 


A Brief Account on Taiwanese Oversea Based Fishing Vessel Crew Members Life  - To Liao's "Drifting Island" as an Example

 

Jong Yin, Chia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Kaoshiung Marine University

Chih Sheng,Hua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Kaoshiung Marine University

Hock An, Toh

Asistant Professor,Wenzao Ursuline College of Languages

 

Abstract:

Taiwan is a typical island country, under the  government's guidance, industry efforts, and hard-working crew, we have established a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Taiwan's offshore fishing that ranks among the top in the world, these are the result of by the effort of numerous Taiwan's offshore fishing crews’ blood and tears, sacrifice  of  their youthood  and energy. "Drifting Island", which is classified as a reporte iterature, but also has a wonderful novel content, as well as  beautiful prose writing style. In addition to the description of navigation in the scenery, rich knowledge of the documentary sailing knowledge, that state the problems faced by oversea based fishing industry in Taiwan, but also the lives of the crew in-depth description of the background .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 several parts: First, discuss the lives of the crew, including the motive of becoming a member in the over sea based fishing vessel,  basic safety training of the crew, the crew's statu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rew, the life on the vessel; Secondly,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fishermen. Through this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Taiwan oversea based fishing vessel, we would bring new knowkedge about the problems that the fishing industry might face, and the siprit and hardship of the crew.

Key words: Oversea Based Fishing Vessel, Crew, Hong-ji, Liao, Drifting Island

 

 

 

 

一、前  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民國87年7月委託黃貴民教授針對台灣地區遠洋漁業經營調查裡指出:「在早期台灣經濟尚未繁榮時,我國幹部船員大多來自台灣本島及澎湖,當時尚不感缺乏,逐至遠洋漁船大型化,船員需要漸多,而都市人口多不願從事海上勞動,故大量引用原住民,然而經濟繁榮,國民所得逐漸提高,亦使陸上勞力不足,紛紛僱用原住民,使得遠洋漁業勞動缺乏又面臨另一瓶頸,而這也促使我僱用外籍船員的開始。……目前政府規定船員與外籍船員的比例是二分之一,然而由於漁船工作既辛苦又危險,待遇又低於陸上一般行業,……再加上船員待遇不佳,提高保證待遇或調整分紅比例,但因漁船工作艱辛與船員風險大,即使漁船工作所得與陸上薪資相當,也未必願從事海上勞動。」此指出我國遠洋漁業發展過程,遠洋漁船船員來源及船員招募不易的原因在於漁船工作既辛苦又危險,待遇不見得高於陸上一般行業。[1]

廖鴻基先生多年來,從事於討海、尋鯨、護鯨等,具有艱辛與豐厚的海上生活工作的經歷。為了拓展海洋視野,滿足海洋心靈,體驗遠洋漁船船員實際的生活,了解遠洋漁船作業與問題等。在2001年12月初,隨同楊船長這艘兩千七百噸的船舶自高雄港出航,在阿根廷沿海漁場停留了十四天之後,返航南非開普敦上岸。這趟航期共六十二天,航程約一萬四千浬,寫下《漂島》一書。                                                                                                                                                                                  

本書內容有遠洋漁船船舶設備描述,有船員實地生活的寫照,有豐富的航海知識,有夢境的記載,有海上風起雲湧,有海洋風光景況,也深入描述我國遠洋漁業所面臨的問題,其內容既豐富又精彩。

筆者於海事院校從事教職工作,與航海、漁業系的學生接觸,談論投考本科系的動機及未來畢業後從事航海、漁業的工作意向;以及畢業後學生返校閒話家常時,觸及從事航海、漁業的工作的心得。除了薪資待遇高外,或多或少,何嘗不是含有「遊歷世界,拓展識野」或「因為厭倦陸地而自我放逐?抑或他們相信,生命不只一條出路、一套標準、一個真理或價值。」[2]的理想與浪漫憧憬。但是,海上漂泊的工作環境,離鄉背井的苦悶,枯燥單調的生活,船舶上的人際關係,人員的病痛及消遣等,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如何克服適應,是值得加以探討的議題,本文針對其中幾個問題加以論述,對有志從事航海工作者及讀者,在遠洋漁船船員海上生活環境的認知應有所助益。

二、遠洋漁船船員的基本資格

依據中華民國76年10月16日考試院令訂定發布全文十五條《特種考試漁船船員考試規則》第二條本規則所稱漁船船員,指在二十總噸以上動力漁船(包括水產品加工、冷藏、運輸船)服務之漁航員、輪機員、電信員及技術員。

中華民國80年6月29日八十農漁字第0040297A號《漁船船員管理規則》第四絛本規則所稱船員,係指從事駕駛、漁撈、輪機、電信、冷凍、製造等作業人員而言,並分為幹部船員與普通船員。一、幹部船員,係指擔任船長、大副、二副、三副、輪機長、大管輪、二管輪、三管輪、電信員、冷凍長、製造主任等職務之船員。二、普通船員,係指幹部船員以外之船員。[3]

    前述所謂幹部船員,是遠洋漁船的主要幹部,其資格的取得,須經特種考試漁船船員考試及格或資格檢覈,始得取得合格;普通船員,則無須經過考試任用或檢覈合格,但是普通船員出航須經漁訓中心舉辦的「船員基本安全訓練」。

 

楊船長給我兩個功課得在出航前完成──參加漁訓中心舉辦的「船員基本安全訓練」及「割盲腸」。前者是為了取得出航證書,後者是為了取得出航資格。

船員基本安全訓練,也被稱為漁船船員求生滅火四項訓練。受訓地點在高雄前鎮漁港西北角的遠洋漁業開發中心。這個訓練課程為漁民而設,而且完全免費。……[4]

 

目前台灣人士船員資格的取得,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管轄。凡具有中華民國國籍,年滿十六歲以上,經漁船船員訓練後,取得漁船船員手冊,即可成為普通船員。訓練課程及演練內容有:求生,防火及滅火,基本急救及基本急救實習,救生筏及救生筏操縱、全球海上遇險及安全系統、防止海上意外事故,防止海上污染,應急程序及輕便無線電設備,愛滋病及性傳染病防治等課程、訓練,計需三天半。

 

台灣遠洋漁船船員大多並非航海科班出身,有位老船員以「雜牌軍」來對比貨輪的「正牌性」。[5]

 

如今台灣遠洋漁船台籍船員留下來繼續跑船的都已升級為幹部,船員幾乎全由外籍船員取代。[6]

 

楊船長感嘆說:「台灣會來跑遠洋的,有不少是陸地走無路了才來跑船上。中國船員狀 況不同,他們很多是內陸鄉下來的,出海當船員為的是賺錢討生活,他們年輕、單純,……我進一步問:「沒看過海何以會選擇海上工作?」「為了生活,在台灣漁船工作收入比留在鄉下好。」[7]

 

廖鴻基先生在此指出我國航運界、漁業界船員的主要來源的不同。一般而言,航業公司船舶噸位大,船員主要來自於正規教育之下海事類航海科系畢業生為主,所以稱貨輪的「正牌性」。而台灣遠洋漁船船員大多並非航海科班出身,有部分是來自於正規教育之下海事漁業科系〈早期或稱漁撈科〉畢業生,主要來自於船員訓練,份子複雜,所以遠洋漁船的「雜牌性」。由於漁船工作既辛苦又危險,即使漁船工作所得與陸上薪資相當,也未必有人願從事海上勞動。目前本國船員為幹部船員,指幹部船員以外之普通船員,幾乎是大陸、菲律賓、越南、印尼、泰國等外籍勞工的天下。但是,隨著少子化及高學歷化,從事漁業海上勞動的人更加少,船長以外,部分幹部也逐漸為外籍勞工取代。

三、船員跑遠洋的動機與目的

每個人想做一件事,必定有其動機,經過一番思索考量,嘗試探詢,最後,付諸行動。尤其,想要在職場上尋找或從事某項工作,必然經過多方面考量,始下定決心。由於台灣近數十年來經濟蓬勃發展,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一般而言,如果僅為基本需求,圖求個人溫飽,在陸上謀求一份工作,並不是困難的事。台灣船員的背景和跑船的動機可能複雜許多,討生活是基本需求,基本需求在台彎陸地上並不困難,船上生活得承受長期離鄉背井的苦悶、承受親情的疏離、承受風浪顛簸、承受侷限單調的生活……。[8]而從事海上船舶工作者,除了因工作關係,面臨離開家園,親情的牽掛,心理的苦悶,以及因工作環境裡必須承受海上風浪顛簸、船舶上狹窄單調的生活,加上海上作業的危險,海盜的侵害,越界漁撈及海上未知數事件問題,大多數民眾對於從事海上工作,視為畏途。而船員從事遠洋漁業的動機如下:

 

〈一〉完全經濟生活的因素

 

民國五十年以前,台灣的經濟結構,以農業生產為主,早期台灣船員主要源自農漁村,船員海上作業的風險雖然遠較於陸地勞工為高,但是農漁村就業不易,勞動所得相對低廉,而從事遠洋漁船漁業人員的勞動所得相對較陸上勞動者為高,相形之下,農漁村青年基於待遇較高,對於從事遠洋漁業意願相對較高,當時遠洋漁船船員的招募較容易。六十年代以後,國家經濟發展重點以工業及對外貿易為主,工業及服務業方面急需大量人口參與,而工業生產之工廠首先分佈於都市內或市郊。由於都市人口在勞力供應不足情況下,轉向農漁村吸收,引發農漁村嚴重的勞力不足的風潮。

多數第一次上船從事遠洋漁船漁業工作者,其動機大多數基於經濟因素的考量,是一份比陸上所得優厚的工作。多少船員抱持著「啊,就賭這一次,這一趟回來就收手上岸不再下海」--賠上一段陸地上正常的生命,賠上一段與家人、朋友的正常關係,就像搶短線拚一拚看看。[9]優厚的所得的誘因,交換了遠洋航行的期間,所耗費的是生命和歲月。

 

數次遠航認識許多航海人,沒想到許多船員就是面臨類似的家庭困境而踏上甲板--他們登船拼了幾年,為家族償還了所有債務並大幅改善了家庭經濟。[10] 

 

由於台灣經濟發展,工廠林立,中小企業求才殷切,工資飛漲,船員與陸地上班族的薪資所得差距,逐年拉近,上船誘因減弱,影響一般人從事船員工作的意願。一般而言,由於遠洋漁船工作比陸上工作辛苦,工作危險性相較之下較高,除非有特別因素外,國人從事遠洋漁船船員工作者,逐年減少的趨勢。 

 

一趟、再一趟、又一趟,當海洋收納了一個人,海洋也囚禁了這個人。

無論下海時是不是賭徒姿態,海上日子如舷邊流逝的波濤、如片飄過船隻的雲煙,一趟、再一趟、又一趟,他們都陷在大海裡再也上不了岸。[11]

   

或許這是部分從事遠洋漁船船員的行為模式,遠洋漁船船員當初或許是基於經濟因素,從事遠洋漁船工作。但是從事遠洋漁船業一段時間之後,雖然家庭經濟壓力已經獲得改善,卻擺脫不了海洋的誘惑,再次回到航行的旅途,其主因是認同從事海洋事業為重要的職場,家庭主要經濟生活收入來源。

 

〈二〉非經濟生活的因素

 

前述廖鴻基曾經在沿海漁船工作,從事鯨豚生態觀察,海洋生態解說員,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致力於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執行「墾丁鄰近海域鯨豚類生態調查計畫」,期間與海共同生活在外,但是大多數時間,可以說,局限於台灣沿海、近海附近。2001年3月廖鴻基,不經意的來到高雄前鎮漁港,在碼頭,看見港裡泊靠著許多大船,有艦艇、有貨輪、有遠洋漁船等,各式各樣的船舶。引發探索遠洋的念頭,廖鴻基先生說:

 

春天三月是個天地換裝樹木吐芽花草抽長的季節,三月是個適合讓想像瘋狂奔馳的季節。我站在前鎮漁港碼頭邊想著「遠洋」這個詞,忽然,我心頭浮起一個聲音說:「遠洋、遠洋,遠洋到底在哪裡?」[12]

 

我的出航可是一場對幽閉環境的逃避?是一場自我淨化的儀式?是一場自我海洋版圖的開疆航程?是一場藉由出走來肯定回歸的出軌試探?……都有那麼點意思,但又不全然如此。我回答楊船長的是:「想看看『遠洋』。」[13]

楊船長問廖鴻基為什麼想要搭遠洋漁船出海,廖鴻基回答楊船長的是:「想看看『遠洋』。出航的動機目的,個性上的對幽閉環境的逃避,心靈上自我淨化的儀式,視野上自我海洋版圖的開疆航程,本質上藉由出走來肯定回歸的出軌試探等,這些成份或多或少,是存在的。

 

「世界有多廣?海洋有多寬?台灣有多小?」是回答也是感慨。接觸海洋十幾年了,當我想著「遠洋」一詞時竟然如此生疏、隔閡。[14]

 

對於熱愛、關懷海洋的人,遠洋究竟多闊大、多遙遠,蘊涵無限未知數。同樣,靠海謀生的遠洋漁民,他們究竟是怎麼樣生活的,工作的情況如何?這就觸動作者急於一趟遠航的主因。

但是熱愛海洋,以海洋為第二故鄉的廖鴻基,從養殖、捕魚、護漁,從沿海、走向遠洋,一直沿伸海洋視野,拓展海洋領域,對於一而再的走入海洋世界,自有其意味深長之處。

 

此時我心底的狂野及狂野背後背負的折磨,不僅是出走與回歸,不僅是線性的航海過程,不僅是欲念及渴望的實踐,我在生命的波浪裡匍匐,我看見了我生命裡脫軌遠航的一艘船。[15]

 

    廖鴻基從阿根廷漁場搭乘搬運船返航南非開普敦途中,曾經試問高船長「如果有機會,再搭你的船出航好嗎?」[16],意謂廖鴻基對於此次搭乘遠洋漁船至阿根廷漁場旅程的經歷相當滿意,在心靈上及閱歷上收穫相當豐碩,希望有機會再度遠洋。

四、遠洋漁船工作生活的情況

〈一〉船員的工作與生活

從時間而言,一艘遠洋漁船出航,一趟往返短時間則至少九個月,長時間則二、三年始返回。就廖鴻基所搭乘楊船長遠洋漁船為例,船舶工作人員而言,船長、大副、二副、三副、輪機長、大管輪、二管輪、三管輪、電信員、冷凍長、製造主任等幹部船員;以及幹部船員以外的普通船員,共計三十五人。從物資運用而言,船舶所需的機器材料的準備、耗損,船舶與人員的油料及三餐食糧,這些物質的準備、使用、管理,是一門學問。

 

遠洋漁船一年裡泊港(包括卸魚、歲修、整補)時間通常不超過一個月,其餘時間都在大洋裡航行或作業。魷釣船算是遠洋漁船中航程最短的每趟航期至少還九個多月,有些遠洋漁船一出航就兩、三年才返航。遠洋漁船船員可說是長期被放逐在海上漂泊的人類。[17]

 

這一趟我待在船上的時間大約兩個月,上船前都得為個人物資耗一番工夫準備,這艘船的航期至少九個月,船上有三十幾(35)位船員,光是準備跟管理三餐物資就是個大學問,何況船上器械、修繕等每一樣都得準備足夠使用的量、足夠的備品,而且,每一樣都得節制使用。[18]

 

船舶在海上,本身的組織及運作猶如一個小社會的縮影,全船一切的人、事、物、時、地之安全與管理,完全是獨立運作。船舶事務涉及全船安全、漁撈作業,漁場之選擇,作業位置之選定,漁撈技術,漁具及航海、漁撈儀器等之使用與保養,船隻遭遇海難及危險事項,船員失蹤、死亡、傷害、染患傳染病,及其他諸多事務。船舶的維護運作、補給、管理、安全及漁獲績效,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 

 

遠洋漁船從港口至漁場漁撈作業,途中需耗費相當長久的時間,航行期間船員,或從事船舶機械維修,或從事漁具修補,或從事船艙清理等工作。這些工作雖然不是遠洋漁船漁撈作業主要工作,但維持船舶正常運作,這些工作是必要的。從另一方面來說,船員在遠洋航程的時間,必需有適度工作來消遣時間,使得其精神有所寄託。廖鴻基的《漂島》描述楊船長的遠洋漁船船員工作情況:

 

所以這艘船很熱鬧,從出航後就工作得很熱鬧,尤其航入印度洋船隻在赤道附近這些天,船上如建築工地、如鐵工廠般的熱鬧。……

這艘船的「熱鬧工作季」就在航入印度洋後揭開序幕。

船員們穿工作服,戴防塵眼鏡,人手一支鐵鎚,乍看還幾分像新潮的打擊樂團。上工鈴一響,便「曠!曠!宕!宕!」敲打了起來。[19]

打擊樂團在打造我,機械樂團在琢磨我。

打擊樂團結束這層甲板的工作,不是這樣就收手息樂了,他們移師下一層甲板,「曠!曠!宕!宕!」又敲敲打打演奏了起來。這時是交響樂了,天空傳來的是尖銳的砂輪樂,腳下震上來的是鈍重的打擊樂,兩支樂團都輸人不輸陣的強力演奏。楊船長是團長,大副是指揮,我是夾心餅聽眾。[20]

 

由於遠洋漁船船上的成員份子複雜,船員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航行風浪顛簸,海上作業單調危險,喝酒、賭博的行為,常常被認為船員之間消遣、打發時間的方式之一。但是,楊船長認為船員為船舶作維護工作,「一來保養船隻,二來培養團隊工作默契,再來,船員不能閒著,閒著喝酒、賭博容易出狀況。」[21]喝酒、賭博的結果,相對的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如酗酒鬧事,金錢糾紛,甚至於發生喋血事件。所以,楊船長於航行途中,對於船員每日安排適度的工作,船員的精力得到適當宣洩,可以避免許多無謂的紛擾。

 

好了,航海是如此的壓抑欲求,如此的單調與苦悶,如憋了不能再憋將要爆炸的一只氣球,一旦靠岸,發洩揮霍式的吃、喝、嫖、賭……人之常情並不過分……發洩與揮霍,金錢反正出海再撈就有。如此,再一次衝入海裡,再一次陷在海上吃苦、岸上尋求彌補的循環裡。[22]

 

對長久航行於大海的船員來說,靠岸才是真正的休假日。儘管靠港還是有卸魚及整補工作進行著,總是夜裡下了工,一座在海上如夢如幻熱鬧繫華的城市鮮活得就在眼前。[23]

 

船上伙食吃膩了,上岸後趁機補償一下腸胃;海上生活單調、苦悶、寂寞,城市的五光十色恰好來彌補長期來身心失調的遺憾;船上有錢無路用,城市提供了金錢用途的試驗場;總是長期海上生活克勤、克儉、克難,什麼都將就、將就,船上空缺的、遺憾的,一座城市,一個漁業基地都能提供完善多元的整補。如同一艘船靠了岸少不了加油和添水。

海上日子久了,人的欲望低落到只剩下原始動物本能--食物和性。[24]

 

遠洋漁船船員長期海上生活,容易有造成下列的情形:一方面失去卻是陸上的生活及家人、朋友彼此間的互動關係;二方面由於船舶上空間限制,必須過著單調、苦悶的工作生活;三方面因在海上工作環境,心理生理的慾望需求,必定受到相當壓抑;四方面由於在海上生活空間,物質及精神的享受,受到極大限制。諸如此類因素,人類的慾望需求需有適度的滿足,心理生理需求需要相當調節宣洩,生活需要親情友誼適切的撫慰。所以,遠洋漁船長期航行靠岸後,為追求心理及精神宣洩,生理及肉體的滿足,出現揮霍式的吃、喝、嫖、賭的行為。

對於長期於海上航行作業的遠洋漁船船員而言,靠港口後,一座城市對船員的意義絕對不同於其他人。在港市裡,當身心獲得宣洩、慰藉、調適後,廖鴻基敘說:航海時,單調使人疲倦,看來,靠港的休假日更讓人疲倦。吃喝玩樂,金錢揮霍耗費殆盡時,還是需要工作支應生活,船員終究回歸海上生活。所以,一位船員感嘆的說:「啊!出海去日子才會正常。」[25]

    此外,洗澡、洗衣都用洗髮精,[26]遠洋漁船船員長途航行,船舶舷外海水茫茫無盡,同樣是水,但船上淡水櫃儲裝的淡水可是珍貴寶藏,船舶上使用淡水盥洗,受到相當限制,大家盡可能節約用水。[27]遠洋漁船長期在海上航行作業,日曆節慶與陸上日子是一樣,「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鄉愁是相同,遇到新年佳節沒有慶祝活動、沒有煙硝火花、沒有倒數計時、沒有「Happy new year」,遠洋漁船上唯一的新年氣氛是楊船長拿出豐盈的新日曆替換艙牆上消瘦單薄的舊日曆。[28]或許沒有親人在身邊,慶祝徒增幽怨傷感而已。

 

〈二〉船舶上船員病痛問題的解決

 

船舶上的船員在航行、作業的過程中,難免有因個人身體不適,或工作作業時受到傷害,沿、近海漁船海上作業大多見得到岸上,稍為作緊急簡易處理後,可以即刻駛往就近港口附近醫療院所就醫。遠洋漁船一離開港往往幾個月見不著陸地,船舶上的船員在航行、作業的過程中,因個人身體不適,或工作作業時受到傷害時,其處理方式,大不同於陸上。

 

「那麼不小心啊!楊船長大嗓門責備:「什麼!被電鋸鋸到……」……

這次,受傷船員領會了楊船長冷面殺手的企圖,手掌使勁縮抽得抖咧、抖咧但就是拉不回來。楊船長動做飛快,「喀喳、喀喳、喀喳」,如園丁修剪花藝,辣手摧花兩三下將翻綻出的碎肉快刀斬亂麻似的作了個初步修剪。掛彩這船員嘴都疼歪了,臉上皺起波紋洶湧攔擋了眼角滴落的眼淚,「喀喳、喀喳、喀喳」,楊船長一點都不覺得痛的,俐落的,狠狠的,一鼓作氣的將碎肉全都給修剪了下來。塗藥、包紮……楊船長還在他屁股上扎了一針消炎。直率、俐落,所有動作都是外科醫生的內行和狠勁。[29]

 

我跟楊船長說:「又是外科,又是眼科,不簡單哩。」

楊船長笑笑說:「海上就這樣,久了自然就會。」

晚餐時,船長到餐廳講話,他說:「小痛、小傷自己照顧,大病、大傷找我,放心啊,我能夠把你醫好,」船長隨手拉了桌邊一個船員起來:「看!幾年了,他的頭縫了十幾針,問問他,船長幫他縫的。」[30]

 

由於每艘遠洋漁船,必需長期在遠洋航行或作業,除了機器人員存置空間,漁獲儲存冷藏之外,剩餘空間相當有限,加上經營成本考量,不可能在船舶上設置醫療人員與手術空間。楊船長船舶上發生事件:有船員被電鋸鋸到;有右額角上一顆米粒大小的凸疣贅肉〈楊船長本人〉;有沒有按規定戴護眼罩,老船員電焊時火花跑進眼;有半夜,駕駛艙當班的一位老船員突然暈倒,據說是感冒亂服過期成藥引起的;有船員受傷頭縫了十幾針等事件。由於船舶上無設置專業醫護人員,船員發生病痛問題,處理原則為「小痛、小傷自己照顧,大病、大傷找我〈楊船長〉,放心啊,我能夠把你醫好,」[31]在船舶上船員的小病痛,可以自行處理,若較棘手的病痛,則求諸於同仁或船長。

此外,依據中華80年6月29日八十農漁字第0040297A號《漁船船員管理規則》第三章 第二十四條第九項第三款救護遇難船隻或人命、第五款船員失蹤、死亡、傷害、染患傳染病。航行中遇有上列情事,應將事實始末、時間地點翔實記載於航海日誌,並依海商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做成海事報告,檢送最初到達港之航政及漁業主管機關。由此可知,船長負責全船之安全與管理事宜,涉及人命問題時,須因事制宜,做好適度處理。

 

〈三〉船舶上的衝突問題

 

由於每個人出生、成長、教育、個性、生活、工作的背景各不相同,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一些的差異。每個人都有獨自的動機、想法、感受、和行為模式,所以社會團體裡生活中,難免會有和他人發生衝突的可能。當人際之間互賴性增加,彼此互動頻繁且涵蓋更廣泛的生活層面與問題時,彼此的協調就會增加。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上缺乏主導權或是無法獲得所期待的利益,也會很容易引發衝突的產生。[32]遠洋漁船工作生活環境本來就相當狹窄,天天生活工作在一起,大大小小的衝突似乎難以避免。

 

下午過後,我在艙房裡聽見艙外傳來爭吵聲。從爭論變成爭執,持續著而且越來越大聲……聽起來是為了船隻保養中出現的一點小狀況而相互責怪。

我聽見有位幹部激動的責罵高船長,接著,聽見乒乒乓乓像是摔東西的聲音……之前聽這位幹部批評過高船長的領導方式,但畢竟是小事,沒想到演生出一場正面衝突……聽起來高船長並沒有任何回應,我想,一個巴掌拍不響,也許嚷一嚷、發洩發洩情緒應該很快就能平息。純男性的社會,稍稍粗暴點的衝突應該難以避兔。……

我看著高船長的臉,看著高船長的表情,我不確定想看到的是生氣、尷尬或傷痕?高船長泰然一笑對著我說了一句:「雨過天青。」

尷尬的反而是我。……[33]

 

遠洋漁船船員離鄉背井,承受海上風浪顛簸,生活上孤單寂寞,工作上艱辛危險,遠赴重洋往返漁場,加上在船舶上活動空間相當有限,船員又都是清一色男性,生活的苦悶、工作辛勞、空間狹窄,船員間偶然發生脾氣失控,衝突發生是難免的。廖鴻基認為「船上的衝突像同個屋簷、同個茶壺裡的風暴,我以為有限空間裡無處閃、無處躲、又不得不近身接觸的環境裡,這場衝突、這場風波、這場尷尬不曉得要餘波蕩漾多久。」沒幾天,我看到這幾位衝突當事人有說有笑,彷彿什麼事都不曾發生。[34]理論上,衝突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能不能解決衝突才是最重要的。因為衝突可以呈現出彼此之間的差異,提供雙方澄清彼此關係、自我概念以及對對方的期待,並進而能夠加以處理或調整(Taylor, Peplau & Sears, 1997 )。若是處理得當,衝突就不失為一個解決問題的契機。[35]船舶上船員之間偶然的發生衝突,船長或許可以憑藉船長的身分地位及職務權力,強勢要求船員絕對服從命令。但是,高船長說:「海看那麼多了還學不會海的開闊?」,[36]從事海洋工作的海洋人,工作生活以海洋為家為伍,日日面對遼闊的海洋,積年累月,人的心胸氣度多多少少,受到海洋的感染影響。高船長自海洋學習開闊胸襟,對於船員間或船員對於船長的處事或領導作風而有所不滿時,以海洋為學習對象,容納船員不同的意見與聲音,甚至於船員對其當面的挑釁語言動作,也能夠寬容其心中的不滿及粗暴行為。船員挑戰船長的權威,在船舶上是相當嚴重的事情,而高船長其心性修為,能以海洋法,寬大為懷,不與計較,是另一種高明的領導藝術。廖鴻基以此為例,對於台灣社會人群裡的紛爭,有感而發的說:我想到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台灣到處看得到海,但我們又學得了多少海的開闊。[37]我們身處台灣島嶼,四面海洋環抱,政治社會紛擾不安,人與人之間爭吵不休,我們人格的養成教育,海的開闊是值得我們學習玩味。[38]

 

五、遠洋漁業問題與台灣精神

廖鴻基從事捕魚工作多年,關心台灣漁業問題及漁民生計,在遠洋漁船上及岸上,或船長船員親身經驗口述,或報章媒體披露,遠洋漁船在遠洋漁場作業遭遇到諸多辛酸血淚的事件,過去有不少台彎灣遠洋漁船被扣、被押、被沒收、被開火,輕則數千萬罰款或船長被判刑、被關,重則開火造成傷亡等。[39]這些案件的防患未然,事件發生後的處理,涉及外交國際事務問題。尤其,各國家對於「經濟領域」資源的保護,我國遠洋漁船常在公海作業,時有發生誤入或侵入他國經濟領域的情形。

  

不少老船員告訴我,他們被扣、被押的「豐富」經驗--可憐喔,一扣幾個月,船上的米糧省吃儉用也都快吃完了,放行還遙遙無期,家人的擔心,聯絡的不方便,叫家人寄錢來也全被攔截了,可說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40]

我國與大多數漁業合作國沒有邦交,無法政府與政府對等談判有利漁業合作條件,一開始都是漁業公司透過當地華僑掛名來申請漁撈權,碰到好華僑就好,碰到壞華僑的話,往往付了一大筆費用後申請人突然失蹤不見人影……也有作業船大老遠的駛來漁場,一進入該國經濟海域隨即被扣……拿出之前委託辦理的核准文件,才曉得所有文件都是假的,或者,文件是真的,但屬於地方政府核發,但船是被中央政府查扣的,中央政府並不接受地方政府核准的文件……受騙、屈辱、損失……他鄉異地找誰申訴。[41]

 

廖鴻基敘說我國漁民為了漁業事業發展所面對許多漁業問題,遠洋漁船時常發生被扣、被押、被沒收、被開火的欺凌事件,因無國際正式邦交,政府在外交上直接能提供協助相當有限,僅有透過其他管道援救。又因無國際邦交,政府與政府之間無法簽定國際漁業合作協定,保障我國漁民的權益,僅能透過民間漁業合作關係,例如當地華僑,申請取得漁撈作業權利。但是,我國漁民對於該國法律並不熟悉,容易受到當地不肖份子的利用、受騙,取爭漁撈權利的過程遭受屈辱、損失的辛酸無奈,只好自行忍氣吞聲,在他鄉異地找誰申訴。

此外,遠洋漁船在航行及公海作業時,尚須冒著氣候的不確定與海盜橫行等諸多困難危險,儘管台灣漁業面對許多不利的條件,我國漁業界尚須透過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各種管道,努力克服各種問題,奮鬥到底,使得台灣的漁業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漁業漁船規模與漁獲,名列世界前茅。如今有這樣成績,期間漁民個人家庭自行承受多少辛酸血淚,其所憑藉是台灣精神。有人形容台灣精神是「憨牛」精神,台灣人做什麼事攏真拼落去。[42]

 

高船長說:「漁業基地的外國朋友說,你們台灣人真正厲害,全世界無論哪個角落,只要有魚的地方就看得到你們台灣漁船。」

……拚勁、衝勁加傻勁……拚落去!

說起來台灣拚頭路條件真不是太好,海島國家自然資源先天有限,勞力成本不比開發中國家,生存競爭激烈,又加上邦交國不多,向外護展的話處處受限……有人形容台灣各行各業「無三日好光景」看那街頭店鋪,一季一換、一年一轉,轉型升級如流水一波波洗練各行各業,一波拚過一波如遠航船隻戰風浪從一個港遠航到另個港。[43]

 

廖鴻基指出台灣海島國家漁業劣勢所在,一則本身所擁有自然資源較少,先天條件受限;二則近數十年來,工業及服務業發展,勞力成本高於開發中國家,營運生存競爭激烈;三則由於中共政治打壓,邦交國不多,向外發展的話處處受限。儘管有這些不利因素,但是,台灣漁民「不僅拚生存,還拚奇蹟!」,漁民不僅拚漁業界的生存,還拚台灣漁業的奇蹟。例如:台灣漁民為了提高漁獲量,老船員說:看那日本船夫遇到魚群抓剛剛好的量就停工了。台彎船是幾天幾夜時間不論,魚有多少抓多少,抓到完為止。[44]日以繼夜的辛勤作業;為了節省營業成本,延長漁船船齡汰舊換新,高船長這艘船已經是三十歲的老爺船了,他說:「性能不錯,還很耐跑,只是國外靠港時,尤其和外國船綁在一起時會覺得不好意思,很多國家的遠洋船隻十年,頂多二十年就淘汰賣掉,台灣人真行,整理、整理,老船照樣再跑個二、三十年不是問題。」[45]遠洋漁業依其類別分為,單船拖網、雙船拖網、大型圍網、大型鮪釣、大型魷、流刺網等六大類型,漁船價格依種類噸位、儀器設備、用途等各有不同價值,隨著船齡的延長,雖然整修費用有所增加,其分攤購置成本相對減少。台灣遠洋漁船面對漁獲,日以繼夜的辛勤作業,漁船能用就用,漁民克勤克儉習性,這就是台灣精神的呈現方式之一。廖鴻基先生深刻體會指出台灣漁業環境劣勢情況,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條件,台灣還是拚出魷魚漁獲量全球第一的成績、拼出台灣在全球各地的漁業基地遠超過我們政冶邦交國的漁業奇蹟。[46]這樣漁業奇蹟是我國漁民付出多少風險、多少委屈、多少血淚、多少挫折,台灣遠洋漁業是這麼披荊斬棘真正拚勢給拚出來的。[47]

六、結論

廖鴻基於《領土出航》書裡指出,從事遠洋工作者的動機與心聲說:曾多次向人介紹遠航甲板的日子;最常被提及的是:「為什麼?」為什麼這些人願意別離親情,跑去過那種離鄉背井的日子。社會是人群聚成的圈圈,宛如一群浮游魚類,每個個體莫不奮力跟上群體、擠向中心。為什麼?」就這些人選擇離開。[48]一般人們喜好群聚生活,擠向社會權力與利益核心。但是,從事遠洋工作者為了經濟因素或其他原因,必須遠離陸上群聚生活,漂泊在海上。

每一艘遠洋漁船自成一個獨立體系,以船長為指揮樞紐,為工作生活的重心所在,船員的生命安危病痛及去留,由船長全權負責任,船舶、船長、船員三者在海上,具有「生命共同體」的關係。楊船長說:「為生活啦,想那麼多!」此句道述漁民為了生活的辛酸無奈。

    我國漁業事業發展,在國內面上,對勞動生產成本高;在國際環境上,少有正式國際邦交,無法簽定國際漁業合作協定。面對許多漁業界不利的條件,又如時常發生被扣、被押、被沒收、被開火的欺凌事件,我國遠洋漁業奇蹟是漁民付出許多風險、委屈、血淚、挫折換來的。他們在海上的生活及面對許多的危險,在陸上家庭親屬照顧等問題,實是重要課題,有關單位實應責無旁貸,及時積極伸出援手,加以照顧解決。

 


 

*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副教授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副教授

***文藻外語學院 助理教授

[1]黃貴民,《台灣地區遠洋漁業經營調查分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計畫編號-八十七年公物預算-統-03-03 1998年 頁191-193

[2]廖鴻基,《領土出航》台北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7年6月 出版 頁25

[3]沈沛鏗<漁船船員管理規則>《漁業法規》台北自印發行,2001年1月頁143

[4]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62-63

[5]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40

[6]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40

[7]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68

[8]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68

 

[9]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31

[10]廖鴻基《領土出航》台北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7年6月 出版 頁25

[11]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 頁231

[12]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9

[13]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61

[14]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9

[15]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28

[16]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53

[17]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38

[18]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96

[19]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03

[20]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04

[21]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04

[22]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31

[23]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41

[24]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42

[25]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43

[26]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75

[27]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75

[28]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65

[29]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87-88

[30]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91

[31]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91

[32]鄭佩芬《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10月初版 頁252

[33]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13-215

[34]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15

[35]鄭佩芬《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10月初版 頁253

[36]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15

[37]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15

[38] 自由時報2010.7.24 A4 報導:2010年三、四月連續發生琉球籍聖易財166號、昇財旺7號等多起台灣籍船長遭印尼漁工殺害、挾持、傷害等喋血案,昨天又爆發黑心仲介剝削外籍漁工案。……現任琉球鄉長蔡天裕十四歲就出海捕魚,也是龍旺昶海洋公司股東,對於漁船作業相當了解。蔡天裕說,較易出狀況的船隻,多數是船長兼船東,僱用外籍漁工常以成本考量,加上出海捕魚若不順利,船長、漁工關係發生變化,形成對立關係,不但延長工時與停留海上時間,漁船獲利大幅降低,一旦雙方情緒失控,小糾紛就會演變成鬥毆;他提醒,只要船長及幹部有同理心,多一些關懷和照顧,就能減少海上糾紛。……台灣區魷魚公會理事長施教民另有見解,他強調問題應回歸如何人性化管理漁工;在索羅門群島設有基地的全球漁業公司股東林翰志也有相同的看法。林翰志指出,漁船成本回收,已從以前的三年得延長到八年,以一百噸漁船計算,每年獲利約一千萬元,但減去各項成本及漁船汰舊整修,並不划算,應讓漁工瞭解、體諒,若遇懶散、怠惰的漁工,也應好言相勸,林翰志認為,台籍船長必須加強人性管理相關課程。

[39]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17-118

[40]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18

[41]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61

[42]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61

[43]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60-161

[44]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61

[45]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203

[46]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63

[47]廖鴻基《漂島-一趟遠航記述》台北INK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頁16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ceanculture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